通過標題,先說明一個問題,所謂的“局”是什么?其實在最近的高層會議上已經提了出來, 明年中國將從疫情后的復蘇轉向持續的消費增長。
很明朗了,主抓消費,很多人以為今年可能就會出現較大的改善,結果事與愿違,外部環境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深刻變化極大的影響了消費在經濟推動中的作用。
要知道,我們今年實現5%的GDP增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可圈可點,但中國投資占其產出的40%以上,是美國的兩倍,這表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生產性的。
意味著許多中國人沒有感受到這種增長,本質上消費的推動,主要還是收益預期的影響,這方便過去有房價上漲的來完成,現在依托力量削弱了,實際現金流也沒跟上,消費自然發力難度不小,當然在電動汽車領域,走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既然是破消費的“局”,那就要清楚現在的市場已經變了,過去只要投資在相對合適的領域,甚至可以說企業只要投資,利潤增長的概率很高,大多數企業都能得到實惠。
如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更加重要,“消費者也更加成熟”。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2年至2022年間,中國的人均GDP增長了一倍多,達到12720美元。
中國的龐大規模意味著,即使經濟從高速增長放緩至每年4%或5%左右,該國零售額的增量也將相當于韓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零售額的總和,增長慢一點還是增長。
因此,在總規模上,我們的消費在全球肯定是OK的,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服務上的支出高于在商品上的支出。
雖然今年總體消費提升不高,但我們現在的中高端消費依舊表現良好,這是因為當降低價格時,消費者他們不是購買更便宜的品牌,而是尋找打折的方式來購買同樣的產品,總體花費更少或購買更小的包裝尺寸。
我們看看雙11,傳統電子商務渠道的商品總量(衡量一段時間內銷售額的行業指標)比去年下降了1%,相比之下,直播GMV在此期間增長了19%。
說明了什么,消費確實在升級,當下處在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越來越強烈,話有點大,理還是這個理。
因此,消費要起來,首先是商品的期望越來越好。為什么要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將更多的居民儲蓄賺到消費中。
要知道,錢存在銀行,沒有直接拉動經濟的效果,只有轉化為消費,然后刺激企業生產,從而為提高收入增加更多可能,這樣一個循環才能真正改變消費不強的格局。
說來說去就是讓商品的附加值變大,買東西不僅有獲得感,也有成就感或者幸福感,一定程度需要企業在這上面下大功夫,一味地只知道提升質量肯定是不夠的,要學會迎合市場。